美媒:欧元走强或助欧盟缓解通胀
参考消息网5月4日报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5月2日刊登题为《特朗普的关税可能让欧洲而不是美国“再次伟大”,至少在通胀问题上如此》的文章,作者是奥列西娅·德米特拉科瓦,内容编译如下:
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想要一个新的“美国优先”的世界,但在控制通货膨胀的竞赛中,美国实际上可能会落在最后。这是因为,外界普遍预计,特朗普提高关税将推高美国国内物价,但可能缓解大西洋彼岸的通胀。
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中国低价出口产品可能涌入欧洲,以及最近欧元升值等等。通胀率降低除了对消费者的钱袋有好处之外,还将给欧洲决策者提供降息空间,以便给经济提供助力——而美国可能会发现,很难降低借贷成本,以满足这个世界最大经济体提振经济的需求。
正如全球金融服务集团野村公司的经济学家在最近一份研究报告中所说,这只是特朗普“让欧洲再次伟大”的一种方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影响力的预测人士在最新的展望报告中写道,他们也认为特朗普的关税将加剧美国通胀。
特朗普提高关税可能推高美国商品价格的主要原因是,关税是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无论是成品还是零部件。
已经有迹象表明,一些企业将把关税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而不是自行承担。例如,阿迪达斯公司首席执行官比约恩·古尔登本周早些时候表示,关税提高导致的成本上升“最终将导致公司在美国提价”。在美国以外地区,由于没有受关税影响,则“没有理由”提价。
2018年特朗普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推出的关税所产生的影响表明,美国通胀率即将出现飙升。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玛丽·阿米蒂2019年与人合作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关税“完全转嫁”到了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上。即使不受关税影响的企业也可能提高价格。该研究指出:“当外国竞争对手由于关税提高而被迫提高产品价格时,国内生产商也会提价。”
欧盟迄今为止只做出了要对美国商品征收有限报复性关税的威胁。
欧盟可能会采取更强硬的反制措施,这或许会推高其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价格,但对欧洲通胀的影响仍将远远小于美国可能发生的情况。
经济学家们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更有可能在今年和明年通过四个方面降低欧盟的通胀率。
首先是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所描述的中国可能采取的措施,那就是“重新调整”出口方向,可能从美国转向欧洲。英国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4月的一份报告说:“来自廉价中国商品的竞争加剧,可能会拉低商品价格……鉴于中国目前面临的关税远高于我们的预期,中国出口商可能会进一步降价处理那些原本运往美国的商品。”
特朗普摇摆不定的政策也促使投资者远离包括美元在内的美国资产。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几乎所有国家征收10%的关税,并对包括欧盟在内的约60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征收更高关税以来,欧元已经走强。
与此同时,自4月2日以来,有关特朗普关税对全球经济造成打击的预期推动了能源价格下跌,因为交易员们预测对燃料的需求将减少。
有关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还有另一个更广泛的影响。这种预期再加上贸易政策方向的极度不确定性,它们正在抑制企业的支出,削弱欧洲消费者的信心。这是抑制欧洲物价的第四个因素。(编译/郭骏)